OpenAI与AMD“联姻”:AI算力霸权争夺战打响第一枪

AI资讯5小时前更新 xueke
26 00

OpenAI与AMD“联姻”:AI算力霸权争夺战打响第一枪

OpenAI与AMD达成战略合作

2025年10月6日,科技圈被一则消息引爆:OpenAI与AMD宣布达成战略合作,未来将部署6吉瓦(GW)的AMD Instinct MI450系列GPU,首批1GW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用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作为协议的一部分,OpenAI可认购最多1.6亿股AMD普通股,持股比例或达10%。消息公布后,AMD盘前股价飙升35%,市值直逼3500亿美元[1]。

这并非OpenAI第一次在算力领域“搞大动作”。两周前,其刚与英伟达官宣合作,计划建设10GW的英伟达GPU系统,英伟达CEO黄仁勋甚至承诺将逐步向OpenAI投资最多1000亿美元[2]。如今,OpenAI左手英伟达,右手AMD,一场关于AI算力霸权的争夺战,已悄然拉开帷幕。

算力军备竞赛:从“够用”到“吞噬世界”

OpenAI对算力的渴求,早已不是秘密。

早在2024年,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山姆·阿尔特曼就多次公开表示:“获得足够的计算能力变得多么困难,怎么说都不为过。”据外媒报道,OpenAI今年仅租用计算服务器的费用就可能达到约160亿美元,到2029年,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4000亿美元[1]。

OpenAI电力需求规划

OpenAI计划在8年内将电力容量提高125倍,到2033年达到250GW的水平——这一数字接近美国全国总电力消耗的一半(美国总消耗约470GW)[3]。

如此庞大的算力需求,单靠一家芯片供应商显然无法满足。于是,OpenAI开启了“双线布局”:一边与英伟达深度绑定,获得其最先进的GPU和千亿美元投资;一边牵手AMD,通过股权合作确保算力供应的多元化与稳定性。

“我更担心我们会因为计算量太少而失败,而不是太多。”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Greg Brockman的这句话,道出了这场算力军备竞赛的本质:在AI时代,算力就是生产力,就是竞争力,就是一切[1]。

股权绑定:一场“技术+资本”的深度联盟

OpenAI与AMD的合作,远不止于简单的采购协议。

根据协议,OpenAI将分阶段认购AMD最多1.6亿股普通股,首批认股权证将在初始10亿瓦部署时授予,后续随着采购规模扩大至60亿瓦而逐步解锁。此外,授予还与AMD实现特定股价目标以及OpenAI实现大规模部署所需的技术和商业里程碑挂钩[1]。

AMD股价盘前暴涨

按当前AMD市值计算,OpenAI持有的10%股份价值约350亿美元;而AMD预计四年内将从OpenAI和其他客户那里获得超过1000亿美元的新收入[1]。

这种“股权+采购”的深度绑定模式,在科技行业并不常见。它不仅确保了OpenAI的算力供应稳定性,还让AMD成为了OpenAI生态的“利益共同体”——双方的目标从单纯的买卖关系,升级为共同推动AI基础设施发展的战略伙伴。

“此次合作将AMD和OpenAI的优势汇聚在一起,创造真正的双赢,推动整个AI生态系统的发展。”AMD董事长兼CEO苏姿丰的表态,揭示了这场合作的深层逻辑[1]。

英伟达与AMD:从竞争到“共治”?

OpenAI的“左右逢源”,让英伟达与AMD这对老对手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。

长期以来,英伟达一直是AI芯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,控制着超过70%的市场份额,其用于AI数据中心的最强大组合芯片每颗售价可达6万美元[4]。而AMD,尽管在消费级GPU市场与英伟达分庭抗礼,但在AI训练芯片领域一直处于追赶状态。

英伟达与OpenAI合作公告

然而,随着OpenAI的介入,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变化。

一方面,英伟达仍将是OpenAI最重要的芯片供应商——毕竟,其Vera Rubin芯片的性能将是当前一代的2倍以上,且OpenAI已计划利用英伟达的千亿美元投资购买其芯片[2]。另一方面,AMD通过股权合作,也成为了OpenAI算力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
“构建AI的未来需要在技术栈的每一层进行深度协作。”Greg Brockman的这句话,或许暗示了未来的某种可能性:在AI算力领域,英伟达与AMD可能不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,而是共同服务于OpenAI等巨头的“技术供应商”[1]。

黄仁勋与苏姿丰:表亲CEO的“算力联盟”

这场合作中,一个有趣的细节是:英伟达CEO黄仁勋与AMD CEO苏姿丰,竟是亲戚关系。

根据公开资料,苏姿丰的外公与黄仁勋的母亲是兄妹,因此黄仁勋与苏姿丰的母亲是表兄妹;从辈分上讲,苏姿丰要称黄仁勋为“表舅”[1]。尽管两人并未一起长大,且苏姿丰形容两人关系“很疏远,没有家庭聚会”,但这一层血缘关系,仍为这场科技合作增添了一丝戏剧性。

黄仁勋与苏姿丰同框

更耐人寻味的是,OpenAI的算力布局,似乎正在将这两位“表亲CEO”绑定在一起。一边是英伟达的千亿美元投资与10GW GPU系统,一边是AMD的股权合作与6GW GPU部署——OpenAI的“算力帝国”,正由这两家芯片巨头的算力基石共同支撑。

“AI的世界正在迅速收拢成一个能量黑洞——电力、算力、资本、甚至家族血脉,全都被卷入其中。”新智元的评论一语中的[1]。

AI算力的未来:从“芯片战争”到“生态竞争”

OpenAI与AMD的合作,只是AI算力竞赛的一个缩影。

据外媒报道,OpenAI、亚马逊、谷歌、Meta、微软等科技巨头计划仅在今年年底前在数据中心设施上投入超过3250亿美元;马斯克的xAI也将至少再花费180亿美元采购英伟达芯片[1]。这些投入的规模,甚至超过了19世纪的铁路热潮,以及现代电网和光纤网络的建设。

AI算力需求预测

如此庞大的投入,也引发了人们对AI基础设施泡沫的担忧:当算力需求增速远超电力供应增速,当芯片成本高到连科技巨头都难以承受,AI的“算力红利”还能持续多久?[3]

或许,正如山姆·阿尔特曼所说:“我们希望它超级快,但这需要一些时间。”[1]在AI真正“吞噬世界”之前,算力的瓶颈、能源的约束、资本的耐心,都将成为这场竞赛中必须跨越的障碍。

但无论如何,OpenAI与AMD的“联姻”,已经为AI算力的未来定下了基调:不再是单一的“芯片战争”,而是“技术+资本+生态”的全方位竞争。在这场竞争中,谁能率先构建起稳定、高效、可持续的算力供应链,谁就能在AI时代占据先机。

AI吞噬世界的引擎,已经点火。 接下来,不仅是GPU在燃烧,整个人类科技的下一章,也许都要从“算力”这一页开始重新书写。


参考来源

[1] 突发OpenAI入股AMD签百亿订单AMD股价飙升25 · 智东西 · 2025-10-06 ·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… [2] OpenAI入股AMD股价暴涨35奥特曼左手黄仁勋右手苏姿丰通吃全球算力 · 新智元 · 2025-10-06 · 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… [3] Tanner (@TannersTrades) · Twitter/X · 2025-09-29 · https://twitter.com/TannersTrades/status/… [4] 英伟达控制着超过70%的AI芯片市场 · 瑞穗证券 · 2025-10-06 · https://www.mizuho-sec.co.jp/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